北京慧创佳诺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智慧农业信息化研发、集成、实施公司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最重要的经济安全之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明确的部署。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举措。因此加大力度建设高标中农田,提升高标中农田信息化水平,是“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重要保障。
根据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发展绿色农业,打造农业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构建乡村数字治理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慧创佳诺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通州开发区,公司致力于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工程实施、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研发、农业物联网设备生产。是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实施应用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是当地政府引进的唯一一家物联网领域科研型企业。
公司拥有自己的智慧农业设备装配生产线和产品试验基地,就智能化灌溉设备、物联网信息化平台、植保防控类系列设备开展研发创新,结合河南本地需求,打造适配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智慧农业装备,用高端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助力老家河南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与此同时,公司与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院农业研究中心、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农科院虫情AI识别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力求在智慧农业产品领域持续突破创新。公司研发的高标准农田系列产品已在商水县国家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信阳罗山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等地得到应用,同时公司正在与罗山政府合作,倾力打造的罗山县灵山科技小院科研基地、包氏农业国家重点育苗基地等项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提高粮食产能核心目标,聚焦耕地、种子、水利、生态、信息化运营和农机农技服务等关键点,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六化”要求,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升级版,着力提升耕地地力、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全方位夯实粮食稳产增产根基,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科学布局。注重规划衔接,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科学规划示范区建设。重点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布局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提高标准,示范带动。按照适度超前理念,充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防灾减灾要求,全面提高建设标准。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行分区域建设模式,开展多种模式示范。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落实政府责任,强化政府投入保障。积极支持和引导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管理。
聚焦重点,注重实效。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重点用于提升粮食产能。注重建设实效,切实杜绝形式主义,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
资源节约,融合发展。坚持良田粮用、集约节约用地原则,工程建设既要满足功能需要,又要最大限度减少占用耕地。探索推动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共促,实现粮食高产增效。
绿色生态,耕地健康。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水土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防止土壤污染,改善农田生态,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完善机制,长效运行。坚持“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构建多元投入、多方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工程建设高质高效、运营维护长效运行、工程设施长久发挥效益。推进数字农田建设,赋能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三、投资标准
结合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合理确定投资标准,在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域实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亩均投资一般不低于4000元,在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域实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亩均投资一般不低于3000元。
四、项目选区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重点选择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区域农田应相对集中、土地平整、水土资源禀赋较好、交通便利、无潜在地质灾害,单个项目一般不低于10000亩。建设区域外有相对完善的、能直接为建设区提供保障的基础设施。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禁止区域包括:严格管控类耕地,生态保护红线内区域,退耕还林区,河流、湖泊、水库保护范围等区域。一般应远离化工(厂区)园区1000米以上,避免重金属等污染。